这样开车一天重复几趟上上下下,早就该知道那里信号不好,不如直接就在山顶上搭个帐篷呢哈哈,而且貌似每天最重要的就是接电话,跟小孩子聊天打探消息和花半天时间去买牛奶真的大可不必哈哈,真不如搭个帐篷,然后花点小钱,请那个孩子每天送点东西顺便打探下那个女的病情。
看到他每天瞎忙,到处自然熟,坐下不到三分钟,茶水没喝就动起来了,觉得他好焦虑啊。这样在这里住几天,真不如直接花点钱给村里那个孩子,教他怎么拍照片,然后回去,等老人去世了,叫他给他打个电话,然后叫他去拍一手资料,反正也没别人在这里,还怕自己的新闻被人抢掉吗?
哈哈。不过看上面一个影评,倒是写的很美,也让我感觉到了电影里的没注意到的美,不过这种叙事非常弱要靠自己大量脑部的电影,个人觉得有点像 走近科学社会记录片,也差不多这种镜头,只不过更加美一点。现在设备好了随便找个景,航拍下,也能有这种,就差一点没有诗
- 最近一口气看了好几部 阿巴斯的电影,包括村庄三部曲《何处是我朋友的家》,《生生长流》,《橄榄树下的情人》 导演的作品不是用艺术天分狂想乡村,而是很平和的接近白描的展现乡土的生活切面,不做精加工的强调乡愁,童年之类的话题,而是制造一种很深度的临场感,看他的电影,彷佛就在那里生活了一段日子一般,让我想起了旅游也分攻略打卡网红地点和深度长时间游逛。者带来的后劲肯定是不一样的,前者只是像一道热菜,发完朋友圈,旅行结束就差不多没有热度了,后面的是已经形成了深层次的记忆。你很可能把重游都列上了下次旅行的日程,伊朗的农村好多山啊,麦浪,弯折的窄窄的泥巴路,小片的无人打理自然生成的小树林,民屋墙角随处可见的野花。空气一定很新鲜吧。我倒是不喜欢去揣摩里面多少的宗教意义,我只是觉得很美。